我们中国有这样一批雕刻家,他们默默地劳作着,磨炼着,创造着,克服着难以忍受的困难,安贫乐道,怡然自得。而创造的作品呢,除了极少数人偶然博得“天颜有喜”,“身”价十倍以外,大部分人的辛苦却没人知道,没人关心,当然更没人来买。真是实实在在地走着一条“寂寞之道”。“文革”结束之后,有了转机,总算有了可以展出的机会。而一旦展出,往往使人们大吃一惊,惊讶雕刻家的勤劳,惊讶雕刻家的智慧,惊讶那水平之高,数量之富,探索之广,钻研之深等等。好象忽然之间中国出现了大雕刻家。但是我要说,事实上,中国这样的雕刻家有的是,而司徒兆光就是其中之一。司徒兆光可说是地道的“科班”出身。由中央美院附中考入中央美院雕塑系,…
雕塑研学 Explore
0
公共雕塑的公共性何在?这一直是困扰国内公共雕塑发展的重要因素所在。当民众意志碰上长官意志之时,民众意志又能在用以公众审美的公共雕塑当中占有多大比重?当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公共雕塑的设计与建设完全背离了大众的审美范畴,那么结果又会是怎样?一场由搜狐网发起的“2012年首届全国十大丑陋雕塑评选”活动将我国的公共雕塑推向了对于“丑”的关注。“美”的缺失和“美”的标准的缺失让公共雕塑沦为“丑”的代名词,且不说这场活动最终评选出的“10丑”是否真的能在美学意义中站稳脚跟,也不论这“10丑”的创作者是否带着某某大学教授的头衔,单从上榜名单而言,都足以说明了当前国内公共雕塑与大众审美之间的差距。…